找到相关内容1997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法师:学佛的次第

    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诸佛出世之初,因为佛弟子清净,所以不须别制禁戒,因此以一偈涵摄诸戒。后来由于僧团庞大,龙蛇混杂,不得不在枝末上别别戒条,称为别戒,也就是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...人乘而直趣佛道,太虚大师曾提出“人成即佛成”的独到见地,表明出世圣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,所以佛陀才特“五乘佛法”。   贰?五乘佛法的内容   人乘,以三皈五戒为乘,出三途四趣而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069465.html
  • 略论法相宗的中道观

    即有三性对望中道与一法中道的建立 。 《成唯识论》卷 8 云:“此三性中,几假几实 ? 遍计所执,妄故,可说为假,无体 相故。非假非实。依他起自性,有实有假,聚集相续,分位性故,说为假有;心心色...派别,即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实相 派以及以无著、世亲为代表的瑜伽行派,均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并各获得其相当成熟的发 展。中观实相派即大乘空宗,衍为法性空慧之学,三论、天台等均据以说,而以中道为究 竟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269535.html
  • 论“唯识无境”思想

    法唯识无余”。又《维摩经》云:“有情随心净垢”等以及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诸经论皆讲万法藏识所现,非识外别有其境。以此说明“唯识无境”思想之。其实,不仅大乘经论主张“唯识”思想...的逻辑学,是成立“唯识无境”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宗、因、喻三支是判断“唯识无境”思想能否成立的重要条件。如果宗、因、喻三支成立,则所的论点一定成立。当时玄奘法师在印度曲女城无遮大会上辩论时,依“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369536.html
  • 台密的主要修持仪轨(2)

    菩提道中;行二乘之道者,亦皆以大乘之道之。(5)于我法中修行梵行者,一切戒不缺减。(6)诸根不具、白癞颠狂,乃至种种病苦者,闻我名皆诸根具足,无诸疾苦。(7)众病逼切,无护无依者,闻我名,众患悉除...自在菩萨等,持莲花部圣众悉皆欢喜,加持护念,一切菩萨光明照触,所有业障皆得除灭,一切菩萨常为善友”。   (四)金刚部三昧耶印。左手翻掌向外,右手掌背左手掌背,用左右手的大指小指相钩,如金刚杵形,安置...

    朱封鳌 等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469608.html
  • 天台宗传承资料(2)

    生论》。他的天台宗的学说,即是继承这两人的系统的。但他也有与两人不同的见解。关于教判,智旭了贯通前后的五时说,修正了《四教仪备释》“阿含十二(年)方等八(年)”等说法(《教观纲宗》通判五时论)。在...法明策示止观之法,且告之曰:“吾生缘殆尽。”兹惟其时骤称佛号数考,泊然而逝。世寿六十八,僧腊五十四。明年正月三日茶毗,得舍利于遗烬中。始师无恙时有请预为造塔者,以偈谢之曰:“死后茶毗一幻身,尽收白骨煅为尘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769611.html
  • 作为批判哲学的法相唯识学论

    识是染净之因。原因是转因,若从“果”上“因”名,为此叫做“转依”。  佛家的终极关怀或最后理想,实际上就是真理与智慧的获得。真理是智慧的认识对象,叫做“涅槃”;智慧是认识本身,叫做“菩提”。唯识学...:“如所缘尘自性,能缘自性亦如是。所缘尘既无,此乱识不能自起,由他功力;他既不成,起义何在?以是义故,乱识有义,云何得?”  倘若心识所缘的外尘并非实在,那么,由外尘引生的心识必然亦是不实在的。为此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069633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改革者的情怀--论佛教文化对清末维新派、革命派思想与创作的影响

    深入到认识论的层次,可以发现,如同龚自珍、魏源等,维新派和革命派受佛家哲学的影响濡染同样是极为明显的。龚自珍论性,强调“以心为依止”,认为“念外无佛,佛者念是。佛外无念,念者佛是。无量强名,从此。...…地球南北倘倒转,赤道逼人寒暑变;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,亦有四时之花开满县。即今种花术益工,移枝接叶争天功;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,回黄转绿谁能穷?化工造物先造质,控抟众质亦多术;知夺胎换骨无金丹...

    宋益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3469752.html
  • 明朝宗教史之——衰微中起伏的佛教

    之。何也?  儒主治世,佛主出世。治世,则自应如《大学》格致、诚正、修齐、治平足矣,而过于高深,则纲常伦理,不成。出世,则自应穷高极深,方成解脱,而于家国、天下,不无稍疏。盖理势自然,无足怪者。 ...一切怛多罗吉祥集密广释明灯论贯注》、《次第解说集密要义明释》、《怛多罗王吉祥集密优婆提舍五次第明灯论》等。  宗喀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奋斗,他努力复兴旧寺,建立新寺,广收门徒,挑选继承人,创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1270217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2)

    。一切的邪执皆依人、法二见而起,人我见是从凡夫位说的,法我见是从二乘位说的,这两种的谬执,使得众生不能证得真实的涅槃,所以必须了知一切的染净诸法都是相待,没有自相可说,“从本以来,非色非心、非智非...。如是则不生二识,所谓此世间、出世间。若舍世间,不受出世间,是名出世间。”   由这一段解释,即能明白世间与出世间都是假名,学者千万不可以为有个世间,又从这个世间设想有出世间。否则,对于大乘法心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07023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止观入门

    以明止,为名字上的相对。前二种谈事相上的止,后一种谈理体上的止。  贰、观的意义   有贯穿义、观达义、对不观观义三种。  (一)贯穿义─将烦恼穿破断除。止观说:  “智慧利用,穿灭烦恼。”  ...一切的众生心而建立。什么叫众生心?凡尚未成佛,从凡夫到二乘、菩萨的心,都叫做众生心,这个众生心即含摄得一切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。因此,止观法体自然包括了一切世出世间法。换句话说,只有众生才有法可,才需要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570239.html